《停滞的帝国》读后感摘抄

小磊文学网 2021-01-10 13:54:37 62

《停滞的帝国》是一本由[法] 阿兰·佩雷菲特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4.80元,页数:66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停滞的帝国》精选点评:

●积习难改。“ 泥足巨人,只需轻轻一抵便可把他打倒在地。”

●朝廷還是那時的朝廷,百姓亦是那時的百姓。悲哀的是我還未發現任何改變的跡象

●北外图书馆总是这么可爱

●观点有失偏颇,提供了与众不同的视角

●冲书中最后几章的精辟的话给五星。

●当时对马戛尔尼有兴趣

●借用丽莎·兰道尔《弯曲的旅行》里的文字:“时间和空间被物质与能量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扭曲的或弯曲的时空结构”…“尽管宇宙的其他部分都是多维的,但我们却可能生活在空间的一个三维口袋里”。作者以1793年的一次长途差旅为线索,将难得且庞杂的日记、档案、材料、采风、见解等等进行梳理、糅合,在二维的纸面上投影多维的古今时空,编织出一个文明的意象,助你去探询那个文明的源远流长。

●对于90年代来说,观点新颖,且极具启发价值

●盛世的另一面

●一个处于腾飞前夜的英帝国,2000年来只是不停轮回的中央帝国。这个国家实在是停滞太长时间了,自满,保守、僵化,50年后天朝开始崩溃了。

《停滞的帝国》读后感(一):停滞的帝国

从外国人角度看清朝的帝国,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所在的国家,我们惊奇地发现,书中有些东西在我们身上还是存在,骄傲自大让我们这个民族成了不善于学习的民族,历史总是换一种形式在重复,中国人身上一些本质的东西却仍然存在,我们需要不断得反思,期待接下来更多的读书体会。

《停滞的帝国》读后感(二):散之不去的殖民主义情结

与其说是两个世界的撞击,不如说是对新殖民地的一次试探。作者在对英使团的一些民族沙龙主义态度予以批判的时候,代之的是作者自己更为本质的殖民主义情节。在书里作者可以说还是简单地以着殖民主义的心态来看待中国:从乾隆时代到毛时代,什么都没变,僵化的官僚体系下活力被压抑的人民以及巨大的市场潜力。这是资本的逻辑,从十八世纪的使团到二十世纪的法兰西院士,看问题的方式始终是专制且独断的,除了市场和资源什么也看不到。

当然作者也批判了殖民主义,不过仅仅在其暴力的方式和给中国人民带来心理上的排外的基础上批判,而对西方强加给中国的“文明”和“进步”赞叹不已,甚至否认了殖民主义所带来的危害认为这些原本就有,真是标准的西方中心主义者。

给个三星,不过是文笔还不错,兼可以做反面教材学习

《停滞的帝国》读后感(三):文明的冲突

这本书是自己在大学图书馆二楼的阅览室里发现的,当时还是老版本,马戛尔尼访华的事我在高中历史课本里看到过,这本书就是以这起事件为主线来讲述中西文明的冲突。其中外交使节见中国皇帝的礼仪之争贯穿了全过程,这个礼仪之争在后来的咸丰帝的时候仍然有所体现(咸丰为了避免外国使节见他不磕头的场面的出现,坚决反对“公使驻京”这一条约议定内容,反而对领土的割让和其它有如领事裁判权等严重损伤中国主权的事痛快签约,真是没有近代外交常识的悲哀!)总之这次见面很不愉快,和珅在这里充当了重要的中间人的角色,以至于马戛尔尼认为和珅和乾隆之间有着超越君臣的特殊关系。通过这次使华,英国使团知道了这是一个停滞的帝国,一个处于中世纪的中国,尽管它表面一片平静,似乎很强大,但这个帝国的经济、政治乃至整个社会都已陷于停滞,作为使团秘书的小斯当东在1840年英国议会表决侵华议案的时候已经是一名下议院议员了,他坚决的投下了赞成票,一定要让傲慢的中国人得到教训。我在想,一个发展停滞的社会如果没有外部危机入侵而被动发生变化,那么自身蕴育的内部危机是否也会促成变化,中国社会如果不是1840年被外力所推动强行拉进了近代,那么自身危机是否能淤积爆发,而最终自己走上近代化的道路呢?社会发展变革是否一定是要以危机来促成呢还是有别的好的途径?

《停滞的帝国》读后感(四):不进则退?

在虹口图书馆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想起好像是老师推荐阅读的书,而且看起来很老的样子,出版年代是1993年。由于我一直觉得西方学者写中国的书,尤其是旧版本的,应该都是一些很经典的书,所以,在好几次错过之后,这个暑假还是把它借出来了。而且现在在考虑要不要把何伟亚的《怀柔远人》借来对比着读。

对于90年代的学界来说,这本书的观点应该算是很新颖的了。尤其是提出了文化比较的命题,应该算是很前沿了吧。让我吃惊的是,书里有一些对1949年后中国的评论,算是客观公正吧,也许,也正是这个原因,我没有看到此书的再版。倒是《怀柔远人》被学界抄得很热,不过据说何有抄袭得嫌疑。

对于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我是很同意的。不同于过去史学界的宣传,可以看到,两个“自恋”的民族在相遇时,是那么的精彩。诚如作者最后的假如:如果两者都能谦虚一点,都能眼光放开一点,那么现在的世界又会是什么样的呢?可惜,这就是历史,不能扭转,也无从假设。在一个中国学生眼中,这本书更多得具有现实意义,不仅仅是因为对当时中国自大的叹息,也常常让我想起传统的延续直至今日仍然是影响甚大。中国的父母从不鼓励孩子创新,对新生事物本能上的排斥,更不用说去了解了。如果,是排斥是建立在了解,哪怕至少知道这样一件事,尝试过,那么,我还不会这么痛心;可惜,往往是从一开始就不允违背传统的东西。一种懒人创造了世界;而另一种却阻止世界前进的步伐,因为他们觉得尝试新事物是麻烦的事。

不过,仍然对作者有些看法表示不赞同。例如,他对不平等条约的定义,他认为由于中国认为自己本来就高于所有国家之上,当有国家要用平等的地位对待中国时,中国人就认为这是不平等条约。但是,在我看来,今天的任何一个中国人恐怕都会认为在不平等状态下签订的条约怎么会是平等的呢?先不论,那些条约对当时的中国带来多大的冲击,这种冲击也是有利有弊。如果按照作者所说“在西方人的思想里,条约消除了力量上的不平等而用一种持久的合理状态来替代,它制止了引起力量悬殊的战斗的破坏性逻辑而回复倒建立平等关系的和平逻辑”,那么我们看到的并不是带来和平的条约,而是使中国更动荡(当然,不排除动荡的很大因素之一日益高涨的民族主义)。任何国家从来都是从本国利益出发,更不用说“没有永恒的朋友和永恒的敌人,自由永恒的利益”的英国,它怎么可能会对中国平等呢?这些条约都是在中国作为战败国时签订的,正如同一战后各协约国对同盟国的凡尔赛和约,二战后美英对轴心国的雅尔塔,这些条约难道说是平等的吗?

还有对殖民体系的辩护。难道,这些殖民国家都没有从殖民地获取好处吗?如果说“殖民不符合西方的本性”,那么在殖民运动开始前的十字军东征要怎么解释呢?那不是宗教殖民吗?西方真的只是在追求自己的经济贸易利益吗?根源于基督教普世主义的西方人,或者说根源于人类最原始的本性——占有,西方真的会放过中国,仅仅只是满足于经商吗?金钱、土地、权力,乃是人类千古年来不变的追求。“理性”的西方人难道不是想要通过技术和自己认为的文明来改造中国吗?西方人在普世主义的召唤下,不会仅仅满足于经商那么简单的。

这本书对我触动比较大的地方是作者认为中国是一个静止的国家,相对于当时世界的潮流,中国又何止是静止的,真是符合老祖宗们说的“不进则退”啊!双方的撞击即使在彼此了解的基础上也不能避免,这是一个新世界和旧世界的撞击。

===============小三的分割线============================

现在看来,这本书有点符合费正清的“冲击-回应”模式下的对中华帝国的想象,通过史料的安排来证明西方现代化的合理性。

相关Tags:生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