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姐姐 (白昭懿宁宁攸宁)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慈母姐姐全文阅读_笔趣阁(白昭懿宁宁攸宁)

yangyongjun 2022-11-22 14:29:51 19
所以我乖巧地接过大哥的剑,转身递给了姐姐。
我笑着转头看大哥:「攸宁没有这样的本事,拿不动大哥哥的剑。所以攸宁转送给昭懿姐姐,也望着姐姐将来出将入相,能念着攸宁的心意。」
父亲被我的话惹笑了,伸出手将五个哥哥都点了一遍:「出将入相。你们兄弟几个但凡占得一样,也不至于今日让你们的小妹妹这样取笑。」
大哥这才反应过来,脸上一阵红。
他瞪我,却在看清白昭懿手中之物的一刹,全然怔住了。
我不解地转身,只觉肩上一沉,随即便看见了姐姐明媚的笑脸。
我低头看去,发现她是将一件绣金线、盘金云的衣裳,罩在了我身上。
这是金缕衣。
是千金难买、唯有御赐才能得的金缕衣。
「宁宁,这是姐姐给你的生辰贺礼,喜欢吗?」
我小心翼翼地捧起衣衫,端详了很久。
莫名地鼻尖泛酸,我脱下来好生叠起,轻放在了桌前。
「哎,小丫头——」她跨过坐榻,将我揽进怀里。
她问我怎么高高兴兴的,突然就哭了起来。
我很不争气,将脑袋埋在她怀里抽泣。
「姐姐,这可是你拿命换来的呀……」
我很心疼她。
即便众人口中的她,如何所向披靡、无坚不摧,我都止不住地心疼她。
她总说,她是为她自己挣一个未来。
可我知道,她亦是为了我。
既然父不疼、兄不爱,那就由她这个姐姐为我撑起一片晴空。
我知道,我一直都知道。
5
我十二岁那年,是姐姐出征最久的一年。
她那时已能独自带兵了,正月里就启程西行。
我追着队伍跑到城门口,月亮悬在山尖,还是漆黑的夜。
我知道她怕我难过,是大半夜偷偷出发的。
但我舍不得,蹑手蹑脚跟着她出门,混在人群里,只想再多看她几眼。
队伍本已出城了,倏尔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折转而来。
她从暗夜里露出脸,坐在大马上凝视我,秀眉紧蹙,长叹了一声。
我咬咬唇,将自己亲手缝的一对护耳颤巍巍递了上去。
「西面苦寒,姐姐戴着吧……」
她接过护耳,一把握住了我未来得及垂下的手。
她的手心总是很温热。
她是头小狮子,是只小火炉。
「宁宁,我会写家信给你的,只要战况允许。」
她的眉头微松了些,但神情看着更忧郁了几分:「快回去,瓷娃娃的身子,怎敢在冰天雪地里挨冻。」
话锋骤停,我知道她想说的是:要是姐姐回不来,谁又能好好照看你的病。
她一扯缰绳,不敢再耽误。
我攥紧手心的余温,只敢眼泪汪汪地望着她的背影。
我看着那单薄的身影一寸寸走远,一寸寸消失在夜色里。
古来征战几人回,不是豪情,是悲情。
他们的背后有多少个家,又有多少双眼,都和我一样只能眼巴巴望着。
封将拜相,那是多少的血与泪堆出来的高台。
我便是在这一年的开春,认识的当朝太子——赫连景。
大哥说家里的西席先生已不足以教我了,要带我去宫里的善学堂念书。
那里专是些天潢贵胄和权臣之后,每日来教书的也是当朝的太傅。
因常年缠绵病榻,我很认生。
但我大哥一进去,就和他熟悉的几个王孙公子坐在了一起,一点儿也不管顾我。
正当我无措时,赫连景从大门外踏了进来。
他身上裹挟着冬雪青松的香,他让我在他身旁落座。
「早听说今儿要来一位新学子,没承想是这样娴静温婉的一个小姑娘。」他瞧我闻不得熏香,亲手将博山炉抱了出去。
再回来,带着件雪白的大氅,不由分说便披在了我身上。
大氅上绣着盘龙,我心知他身份尊贵,但还是在众人向他行礼,敬称「太子殿下」时吓了一跳。
论理说,我父亲只是正二品官职,我不该坐在他身旁的。
那几年,阖宫都在议论,说皇上和皇后在为他物色太子妃的人选。
可他都拒了,只说不急。
我不懂,只知每日到善学堂时,他都留着一件披风,放在他一侧的座椅上。
渐渐地便有传言,说他是在等我。
他在等我长大,等我到及笄,便要娶我进东宫。
「是要你做他的太子妃,可不是旁的良娣、良媛。」三哥哥嚼舌根,我不爱听,将脸埋进书里。
我彼时并不懂那些。
只是常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想着婚姻大事,终了便是父亲做主,也不需得我如何考虑。
一直到姐姐西征回来。
6
我曾在家信中给她提起过这些事,她了解个大概,问我如何作想。
我迷迷糊糊摇头,她便再问:「那太子殿下对你如何?」
我想起每一日的披风和嘘寒问暖,回姐姐:「不差。」
她的神情缓和了几分,但还是带着怒气。
她那时刚觐见完圣上,还没换盔甲。
长剑一甩便去了南院——她把大哥从大嫂的温柔乡里拉出来,一脚就踹得大哥跪倒在地。
我吓傻了,攀住婢子的手臂,听姐姐呵斥大哥:「大哥这算盘,真是打得我在西疆都听见了!」

剑柄朝下横在大哥颈间,吓得大嫂惨叫一声。
大嫂左看右看,最后扑到我面前来,要我拦着点白昭懿。
我拍拍大嫂的手,让她安心:「定是大哥做错了什么,才让姐姐如此气愤的。姐姐向来好脾气、知分寸,嫂嫂别担心。」
大嫂投来一个震惊不已的眼神,她尖着嗓子反问我:「白昭懿向来好脾气、知分寸?」
我揉揉耳朵,看到白昭懿提剑转身,恶狠狠瞪了眼大嫂,然后揽着我回了西院。
大哥在我们背后骂骂咧咧,我看姐姐的拇指撬动剑柄,剑锋露出一指宽,眼看又要杀将回去,我忙抱住了她的手臂。
我像只小猴子一样,挂在她的半边身子上,软声软气地冲她撒娇:「回去吧姐姐,我亲手做了一大桌菜为你接风洗尘,再不吃就凉啦!」
她这才罢休。
而那晚,大哥将状告到了父亲面前,父亲连眼皮子都没抬,只是轻飘飘念了刚领回来的圣旨。
我才知道,我的姐姐平定了纷乱数十年的西疆,今日凯旋,升了正三品的官职。
她领了自己的府邸——天子脚下天子街,天子御笔亲题「镇西大将军」的匾额,高悬于府门之上。
「五位哥哥相继成了亲,我瞧咱们府里,也实在是人多得站不开了。」白昭懿喝了酒,微微的红漫过脸颊与耳廓。
「都一把年纪了,各位怎的都不想着出去建个府呢?」
出去建府,是要御赐封赏的。
御赐封赏,是要建功立业的。
这话说得轻巧,落在听者身上,可就重得像耳光了。
毕竟谁都想不到,他们最瞧不起的妹妹,竟是全家第一个出去建府的。
7
我一直觉得,大家都说丞相府的二小姐是都城第一美人,那实属因为没几个纨绔见过我的姐姐。
她不施脂粉便已足够俊俏了,搭上银甲、朱衣、红缨枪,更让人移不开视线。
谁说女子之美,只能是柔弱婉顺。
但最重要的是,我还没发觉有哪个男子,敢承她眼中睥睨众生的华光。
所以五个哥哥都噤声,敢怒不敢言,听她接着说:「这么着,那就我先搬出去住了,免得什么时候一个不小心,转身再踩死我哪个侄子。」
她从小就拿得准父亲。
她深深明白,父亲的眼中,只有白府的满门荣光。
谁挣得来、谁有这样的潜力,他就器重谁,谁就能在这将军府里无法无天。
小时候,武艺最好的大哥便是这样。
但他只被惯了一身的娇气,上了战场,大气都不敢出一下。
几个哥哥都有些被父亲惯坏了,而那些娇宠,我连十一都不敢奢望。
我偶尔劝姐姐,好赖给哥哥们留点薄面。
但她对我说:「我连父亲的面子都不想给。他逼着母亲和姨娘们生了这么多孩子,就为了全数培植成朝廷肱骨,好全他白家的尊荣。」
「可母亲呢?母亲的身子生了大哥和我之后就亏空着,他硬逼着她又生了你,这才伤了根基,没两年就病去了,还让你也留了这先天不足之症。」
她那时抱住我的手,通红的眼里满是狠厉,「强逼着母亲生了你便罢,却见你是个女儿,就不管顾你,丝毫不体谅你生来没有生母的可怜。这世上哪有这样的父亲与兄弟!」
那时我便知道,她不仅仅是想在将军府里有个一席之地。
她要在这都城里有一席之地。
更甚至,她要在朝堂上与父亲分庭抗礼。
没法和解,那就自己给自己挣个十全十美。
8
白昭懿扔下酒杯,说困倦了,要回房休息。
我坐在尾座,怯生生地环顾四周,不知该跟上她,还是陪哥哥们坐着。
我手中的帕子快要被我拧烂巴了。
姐姐要自己出去建府了,这偌大府邸里,我再无倚靠了。
在我快急出眼泪的时候,那长发朱衣的高挑背影,倚在门边停住了。
白昭懿半侧过脸,嘴角明显带着坏笑,明知故问道:「我那小尾巴呢?」
我忙站起身追了过去——起得猛了,脚抽了筋,踉踉跄跄,差点栽跟头的时候被她一把捞住。
她比我高大半个头,微微俯下身子打量我。
「急哭了?」
我猛摇头,不肯认。
她轻声问我:「宁宁没什么要问姐姐的?」
我自尊心作祟,咬牙不肯张口。
还是父亲打圆场:「管家,去,帮两位小姐收拾行李。」
我和龇牙咧嘴的小兽一样唬人:「爹爹,罢了吧,人家大将军也没说要带我。」
姐姐听笑了,伸手轻揉了揉我的额发。
她柔声哄我:「姐姐不带你,还带谁呀?」
我扶她下台阶,「怎么,还为难大将军了?」
「不为难、不为难。这将军府就是照着宁宁的喜好来的,你不住进去管家,那我也不必去了……」
夕阳在山,彩云缱绻。
她拉着我的手,笑弯了眼睛。
我就说,我的姐姐,向来脾气很好。
很好、很好。
9
姐姐一介女流做将军,已足够让世人侧目了,而我那年十二岁管一个三品府邸,也让人好一阵议论纷纷。
但姐姐宠着我,说我把家败光了也无妨。
家主都不在意,旁人的闲话便更无关痛痒了。
我在姐姐身边很安心,所以大刀阔斧地建府:添下人、立规矩、购置物件,亲自去田庄和铺子里分派活计、做账本。
一直到我十四岁,渐渐也上了道,做出些模样来。
姐姐时常说我是只铁公鸡,让我把价值连城的摆件和首饰也买一买,免得我和那些权贵千金们一起聚会时,叫人看低了。
「姐姐、姐姐,可别乱花钱啦,」我捂着钱袋子连连摇头,「我喊一句『我姐姐是白昭懿』,可比我一次戴二十支华贵簪子神气多了!」
我舍得花大钱的,只有给姐姐定做称手的兵器上。
她晨起练武,剑花耍出残光来,她笑话我:「都说钱要花在刀刃上,宁宁是真的把钱都花在刀刃上了。」
我唯独不会管的只有府兵,姐姐便安排她的心腹副将来帮我。
副将梁铮,是她从沙场上捡回来的。
被敌军屠了村后侥幸活下来的男儿郎,见了我姐姐的旗帜,当即来投了军。
姐姐问他,投一个女将军,可否觉得憋屈。
梁铮回她,领将之才,无关男女。
他帮我清点府兵,我一边对照名册,一边问他:「我姐姐在战场上,是什么样的呀?」
「白大将军用兵如神,而且对战俘和敌国百姓都很好。」
我好奇地看了他一眼,瞧他左不过十七八岁,高昂着脑袋,目光如炬。
我又问他:「都说慈不掌兵,你不会觉着她这份仁心误事吗?」
梁铮几乎是脱口而出:「打仗不为杀人,而是为庇护无辜人。比起那些动辄屠城的将军,末将倒觉得白大将军的仁心更胜一筹。」
我怔了一瞬,旋即笑开了。
真好,姐姐的身边都是些可靠的仁人志士。

相关Tags:喜欢

相关阅读

精选微小说